首页 / 新闻中心 / 中心动态

风铃之约:走进京西古村五里坨
2016-08-19

位于京西永定河畔的五里坨村,属于石景山地区,西与门头沟交界。这里曾是京西煤炭运往京城的必经之地,商贾云集、五行八作混杂,明清时期即是京西古道上热闹繁盛的村落。清代至民国时期,这里还是香客和游客们去天泰山和妙峰山进香的要道。这里水土丰润,适宜农耕;地处交通要道,商业发达;民间信仰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。

岁月荏苒,一代代的五里坨人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生活着。然而,曾经的繁华村落却在时代的更迭和变迁中逐渐凋敝。2012年,北京的一场大雨,更是直接导致这片古老的传统村落成为了危房云集的现代城市补丁。为了让百姓能够安居,让百姓不被现代化的生活所遗忘,经过政府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,旧的五里坨村走上了拆迁、重建的历程。

拆迁,向来就是个“难堪”的话题。撇开经济因素问题,拆迁,拆掉的是这个地方人们世代所生活的环境,以及习惯已久的生活方式、文化空间,更是人们心头世代相传的乡愁情愫。拆迁,也是个艰难的过程,伴随拆迁而来的各种纠纷和问题层出不穷,但五里坨的拆迁,却创下了全国“居民上访”事件最少之最!这一切,归功于五里坨的拆迁,是以文化保护优先为原则的。五里坨的文化保护,又以居民的民俗生活保护为优先理念。

如何让村落的传统文化不因迁居而中断,如何让村民改善环境却留住乡愁,石景山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多方面思考和度量之后,决定给村民及其子孙留下这笔厚重的文化财富。经过多方努力,村里那些极具京味的四合院建筑——王家大院以及附近的钱家大院,在保持四合院格局与古朴风貌的原则下,采用编号的方式,将拆下来的砖头、瓦片、窗扇、木雕、石雕等一一标记,修缮还原,修旧如旧,昔日的危房换上了结实的外套,曾经的大院重新现出旧时的模样。

村民高兴地搬上了新楼,却产生了另外一个现实的问题。原有的旧家具不再适合新房子的装修风格。相关部门及时地、创新地提出了解决方案,成立了文物保护队,对整个五里坨地区的文物进行了全面搜集,保存了若干件如石碑、石雕等珍贵文物,并将百姓家里一些年代久远的老家具、老物件、农具等珍贵的年代用品完好收集,展示在修葺完好的王家大院和钱家大院中,规划设立了生活馆、当铺、老商店、酒馆、国学馆、民国馆、民俗馆、农具馆、古建筑构件馆等。由此,形成了今天的五里坨民俗陈列馆。

陈列馆前的那棵老树、树上的铃铛、大门前的石头磨盘,似乎在默默诉说着五里坨过去的故事。而陈列馆边上的大戏台上,在每一个重要的节日,生旦净末丑都要轮番上演,更是将民间文艺和民俗节日,朴实地展现和传承给了后人。

如今的五里坨民俗陈列馆,已经成为五里坨人民的博物馆,他们的每一件旧物都被细心地编上了号码,他们不用害怕自己的乡愁被城市化浪潮所淹没。上楼,他们享受着现代化生活的便利和舒适;下楼,他们在院子里如数家珍地说着过去的故事。他们的乡愁,是快乐,是幸福!

如果说,建筑物、老物件的保留为人们留下了既有文化遗产的存在载体,是展示村民昔日风俗和勾连人们追古情怀的文化空间。那么密切邻里关系的保护和持续则是村落得以和谐发展的原动力。国外的文化保护主义者认为,相对于建筑的保护,社区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邻里关系更为重要。因为密切的邻里关系,一方面,能成为人与人之间维系感情的纽带,并在维护古村落社会安定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;另一方面,可使当地居民对古村落产生深深的眷恋感,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过度衰退以及避免本地人的大量外迁,有益于长期保持古村的乡土文化。

五里坨村的这种迁居和文化保护模式,不仅惠之于民,同时也值得更多同类型古村落去思考和借鉴。

百姓安之有居,乡愁存放有地。五里坨民俗陈列馆,不仅成为了当地居民记忆和存放乡愁的居所,也成为了百姓们业余文艺活动和生活休闲的场地。如今,五里坨人在这里一边进行文娱活动,一边随意抚触过去的故事。五里坨陈列馆正成为一个有着旧日情怀的新院子,更成为石景山区一张活灵活现的乡愁文化名片。

2016年8月,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、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、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施爱东博士,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、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、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杨秀博士,以及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张玮博士,在石景山区文委主任王亚迅、副主任杨光以及陈列馆负责人的陪同下,再次考察了这个被称为“院子里的秋天”的院落,在五里坨文化拆迁参与和见证者、石景山区重点工程建设中心主任范冬元详细的讲解下,再次了解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感人故事,并观看了五里坨民间文艺传承人精彩的表演。

建筑师说:老城之所以迷人,是因为人们留下来的生活痕迹,包括日用器物、建筑式样、人文风貌都布满在同一时空中,赋予其多样的风情,就像是一个永不落幕、上演着悲欢离合的舞台。

而乡愁,随着老城到新城的迁移,成为人们一种时刻萦怀的情结,需要空间来承载,供人们来回味和延续。乡愁,更是一种动态的情怀,需要一种动态的记载,让多年后的子孙后代,能够了解多年前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存在。在快节奏变迁的时代中,我们有必要抓拍和记录文化变迁的节奏和底片,以飨后人。

本文系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专稿,欢迎分享转载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